“三城一区”加快步伐 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健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机制,三城一区科学城统筹南北区均衡发展,加快建设怀柔科学城着力打造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步伐北京未来科学城加紧建设“两谷一园”,有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外溢。支撑中心
解读: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于2025年基本形成,国际“三城一区”正是科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三城一区早在2016年9月,加快建设国务院就印发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步伐北京指出要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有力怀柔科学城、支撑中心未来科学城,国际将北京打造为世界知名科学中心。科创2018年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三城一区提出北京要紧紧围绕聚焦、突破、搞活、升级,高标准编制实施“三城一区”规划。
五年来,“三城一区”从顶层设计、搭建平台、社会组织服务、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加强联动,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多项重大成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城一区”建设给出新的明确定位:中关村科学城注重“统筹”南北区均衡发展,怀柔科学城注重“着力”打造高端科学装备产业聚集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未来科学城要“加紧”建设“两谷一园”,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要“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外溢,“三城一区”也将由“联动发展”转变为“融合发展”。
定位的进一步明确,意味着对“三城一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三城一区”的科技创新主阵地已经形成,未来,“三城一区”建设步伐将加快,融合发展程度将更深,在成果转化等方面也将逐步见成效,更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本文地址:http://flash.cygkrnzuayn2g.com/news/665e7689856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