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前高管拟投35亿美元生产动力电池组件,发力电池回收

美国当地时间7月25日,拉前力电力电特斯拉(Tesla Inc )前高管JB.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创立的高管电池回收公司红木材料(Redwood Materials)称,计划斥资35亿美元在内华达州西北部建立一家电池材料工厂。拟投
公司发言人阿历克斯.乔治森(Alexis Georgeson)向路透社表示,亿美元生该工厂将主要生产动力电池正负极组件。产动池组池工厂建成后,拉前力电力电将成为美国首批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组件的高管工厂之一。未来 10 年,拟投公司将投入 35 亿美元资金,亿美元生并提供 1500 多个全职岗位。产动池组池
据了解,拉前力电力电工厂坐落在一个 175 英亩的高管工业中心内,靠近特斯拉和松下联合建造的拟投电池超级工厂(Gigafactory)。2021年9月,亿美元生红木材料购买了这片园区的产动池组池土地。
特斯拉前联合创始人,曾在特斯拉担任多年首席技术官的JB.斯特劳贝尔( JB Straubel )于2017年创立了电池回收公司红木材料。斯特劳贝尔曾领导了特斯拉锂电池动力系统,以及特斯拉第一个超级工厂的生产线,其于2019年正式离开特斯拉。
目前,红木材料是美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特斯拉、亚马逊、电动巴士Proterra、松下等。根据公司的目标,到2025年其计划将正负极组件的产量提高到100吉瓦时,每年供应100万辆电动汽车;到2030年使正负极组件产量达到500吉瓦时,每年供应500万辆或更多电动汽车。
今年5月,斯特劳贝尔表示,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其内华达州工厂开始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正极的铜箔,称松下将成为这一产品的第一个客户。
2021年7月,红木材料完成了一轮7亿美元融资,目前市场估值约为37亿美元。
随着全球电动车和动力电池市场的爆炸性增长,电池原料的供应和原料开采中的碳排放问题越发引人关注。电池回收被认为是缓解原材料供应紧张、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在此前接受美国媒体CNBC 采访时,斯特劳贝尔表示,动力电池浪费和报废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回收利用的电池的数量更是令人震惊。把更多的材料用作原料,从而使得原材料供应不会成为电池生产的瓶颈,此外,通过这样的途径能够降低电池成本,降低原料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从废弃的电池中,红木材料回收了很多关键材料,如镍、钴、铜的回收率达到了95%,基本上所有这些金属都可以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使用。”斯特劳贝尔说。
除了红木材料这样专门致力于电池回收的企业,不少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也开始在电池回收领域发力。
2021年9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随着特斯拉汽车生产的加快,公司正在考虑回收电池,以补充来自采矿的原材料供应。
而早在2015年,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就通过对邦普循环的收购,布局了电池回收业务。其耗资320亿元投建的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已在2021年12月初正式开工建设,主要目的便是“掘金”废旧动力电池。
近日,在四川宜宾召开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表示,动力电池中绝大部分材料可以循环利用。以邦普为例,对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的回收利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预计到2035年退役电池的回收材料能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相关文章
- 中新网11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振作工业经济再加力。为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2025-07-06
- 来源:期货日报近年来,我国一方面加快期货市场开放发展,另一方面着力提高现货交易场所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取得突出进展。1月11日,商务部、中国人2025-07-06
- 00960)发布公告,集团1月单月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108.3亿元单位下同),合同销售面积66.1万平方米;1月单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72.2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2025-07-06
- 文/乐居财经程孟瑶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在浙江余姚,有这样两家名字相似,业务范围差不多,还存在商号共用、部分商标相似、客户重叠、供应商重叠的情形,实控人为亲兄弟的两家“兄弟”公司走上了不同2025-07-06
最强压迫感公厕!1次10元,付费后倒计时 网友:上个厕所还要争分夺秒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欧洲太平洋资本Euro Pacific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策略师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表示,从长远来看,提高债务上限将对美国人产生负面影响,驳斥了美国参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