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理性看待医保个人账户改革

时尚 2025-07-06 05:10:24 51558

近日,经济关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日报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在近期多地出台的理性医保改革方案中,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当期计入的看待金额有所变化,对在职职工而言,医保原本由单位缴费划入的个人改革部分不再划入,被纳入统筹基金;对退休人员而言,账户个人账户计入从过去的经济与本人养老金挂钩,过渡到定额划入,日报定额标准与统筹地区改革当年人均养老金挂钩。理性有人认为,看待改革后划入个人医保账户里的医保资金减少,个人医保待遇下降了。个人改革

事实上,账户此次改革并非简单地对个人账户金额做减法,经济而是把个人账户减少的“钱”加到了统筹基金的“大池子”中。一方面,开放了个人账户的“家庭成员共济”,将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从参保职工本人拓展到了家庭成员。另一方面,增强了“门诊共济保障”,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单从账面上看,个人账户新计入的钱的确变少了,但从整体来看,参保人普通门诊统筹的待遇会提高。

不仅如此,改革后统筹基金的“池子”更大了,医保的互助共济作用显著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也变得更加充分。医疗保险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保险,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性质。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可以实现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更大范围满足公众医疗需求。算一笔“长远账”,我们都能从改革中受益。

在社会医疗保险的大框架下,个人账户的资金是“看病钱”,大部分发达国家没有共享账户和个人账户设计。我国在医保制度建立之初,为简化报销手续,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设立了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在过去曾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缺乏社会互济性、在门诊保障方面的功能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凸显出来,出现了参保职工“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的情况。

从发展趋势看,医保统筹基金需要承担更多的医疗保险责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职工门诊医疗费用全面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保障范围,有利于职工医保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保政策不断调整、完善,但普惠民众、托底民生始终是其不变的基调,让最有需要的人受益是改革的基本原则。参保人要理性看待改革,面对当前划入个人账户资金减少的情况,大家既要算小账,也要算大账;既要算眼前账,又要算长远账。相信在改革推进一段时间后,群众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原标题:理性看待医保个人账户改革

来源:经济日报

本文地址:http://flash.cygkrnzuayn2g.com/news/154f7429910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中通快递第三季度营收89.449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65.1%

特斯拉4月中国销量仅千余辆 部分车辆仍等待出口

西南地区最大智算中心上线

远洋集团4月协议销售额68.3亿元

同程旅行三季报:亏损9394万元,月付费用户上升9.5%

无惧俄罗斯煤炭缺口 德国据称将放弃建立国家战略煤炭储备

李彦宏、张一鸣身边的“技术天花板”:廖若雪卷入自动驾驶创业大潮

杨元伟:财政政策当下怎么办——减税降费还是财政支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