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亮点回顾 正文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亮点回顾

2025-07-07 00:26:54 来源:图财害命网 作者:时尚 点击:920次

世界经济论坛

本届年会将有超过200场讨论通过世界经济论坛官网 cn.weforum.org 全程直播,年世部分议程将会通过世界经济论坛官方微博直播,界经济论欢迎在微博上使用话题#2022达沃斯年会#参与讨论。坛年

昨日嘉宾们的年世讨论有哪些亮点?请看我们为您准备的议程亮点节选:

在食品和能源供应链面临风险的当下,全球碳排放在2021年出现了反弹并达到新高。界经济论大自然加快了衰退的坛年脚步,有100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年世风险。我们需要哪些大胆的界经济论创新和行动,来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更有复原力的坛年地球?

解振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紧迫问题,在今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发表演讲,年世提出聚力战胜疫情、界经济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坛年重振全球发展事业、年世摒弃冷战思维等四点主张;在去年9月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界经济论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是坛年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中国始终积极践行应对气候变化务实行动,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和实施双碳“1+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领导和参与下,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实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并呼吁共同坚守《巴黎协定》,不能轻言放弃,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将从政策制定、能源转型、森林碳汇三方面采取行动,包括:出台“1+N”政策体系和实施方案;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森林碳汇,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的保育,响应世界经济论坛发起的“全球植万亿棵树”领军者倡议,力争10年内植树700亿棵。

博尔格·布伦德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

我们去年经历了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我们的星球在冒火,如果不采取行动,世界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面对气变,没有疫苗,只能找到唯一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实现2030净零承诺。

约翰·克里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

气变不仅涉及美中双边关系,而是一个多边的重要议题,世界需要同美国一起找到前进的方向。目前,我们处于一个紧要时刻,去年巴基斯坦的温度已达50多度,两极的温度也在不断攀升。这些危机都来自于人,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这些问题可以由人类解决。

伊丽莎白·瓦图提

绿色一代倡议创始人

非洲粮食供应问题更加严重,很多动物缺少食物、更因为缺少水源而死亡,目前还没有科学行动来缓解这种现状,请各位敞开心胸,展开行动,现在是必须采取行动,进行变革的时刻。我们必须马上解决问题才能拯救更多的人类。

马洁岚

皇家帝斯曼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

我们不能对粮食危机避而不谈,尤其是在达沃斯这个重要的场合。目前的粮食体系只能喂饱不到50%的人口,并且在过去的10年里,在饥饿边缘的人口增加了三倍。目前的粮食系统是非常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降低粮食生产的环境负面效应。除此之外,我们更要去改善人们的膳食系统,让地球更可持续。

马克·贝尼奥夫

Salesforce公司主席兼联合首席执行官

Salesforce将提供1亿资金加快净零的脚步,捕捉已经排出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植树形成碳汇。秉持着共同合作的理念,Salesforce将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净零行动,同时希望其他企业可以加入到这项行动之中。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有可能重塑金融体系,改变支付和银行业务的格局。更多的国家正在尝试使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一些国家开始将其推向市场,有可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围绕CBDC的推出有哪些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如何合作,以确保CBDC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消费者,并将金融稳定的风险降到最低?

朱莉娅·查泰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播

银行、监管者、消费者都同意的一点是,当前的经济系统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和普惠,这场会议我们将讨论如何实现这一点。90%的央行都在投资于央行数字货币。技术拥有重塑金融体系的力量,变革支付方式,几年前开始的一些央行的实践为其他国家的央行示范了一些经验教训,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今的地缘政治情况,讨论如何保证信任。

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标志着数字时代的金字塔,我们不应该用消极的方式看待它。世界上大致有三种类型的资产和通货,分别是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和加密资产。我们要对投资者进行数字时代的教育,提升其对CBDC的认识,以防止投资失败问题的出现。数字货币生态系统给我们带来了更快的服务,更低的成本,更多普惠性,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这一工作。

塞塔浦

泰国中央银行行长

央行数字货币实践仍处于实验和观察阶段,还没有得到普遍正式推出。区块链有利于保证货币体系的公开透明,但同时影响了货币体系推行的规模;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卖点,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和负担;央行数字货币怎样运行依赖于其不同的设计;加密货币可以进行投资,但是不适合作为支付方式来大规模推行。

阿克塞尔·莱曼

瑞士信贷集团董事会主席

我们首先要明确央行数字货币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十年前我们认为区块链等技术会使得银行消失,重塑货币系统,但如今看来并非如此。有两种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方式,即机构化和零售式。对于前者来说,商业银行直接与央行进行互动,效率和安全等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对后者来说,零售商或公民将持有央行账户,而不仅是商业银行账户,这在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很多好处。

弗朗索瓦·维勒鲁瓦·德加洛

法国中央银行行长

货币的核心是信任,同时技术创新也至关重要。两三个世纪前,钞票同样是央行货币巨大的科技进步。对于央行来说,使用技术创新总是会带来一定的问题,需要重新组织支付体系。此外,他还提到由于没有人对加密资产的价值进行担保,因此加密资产不能作为广泛使用的、可信赖的货币通货和有效的支付方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它的选择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和实现全球气候目标都至关重要。鉴于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领导地位、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以及能源安全需求,中国和其他全球利益相关者如何共同推动能源转型?

张智刚

国家电网总经理

中国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在相关政策体系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可再生能源中新能源的增速达到了24.2%。目前工作重点为:1)聚焦电网建设,加大互联互通,提高电力传输能力;2)发展新的输电技术——特高压技术;3)开发储能手段;4)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伊丽莎白·盖恩斯

澳洲福特斯库金属集团首席执行官

目前福特斯库金属集团正在研发绿色氢能,希望帮助中国在2040年实现零排放,并努力实现全球去碳化;考虑到2030的净零承诺,电动汽车的推广是大势所趋。

丹尼尔·耶金

标普全球副主席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了15%,但在供应方面仍属短缺;目前出现一种新供应链——零碳供应链,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其发展,该措施不仅能促进能源转型,还能保障能源的安全性。

倪军

首席制造官

在总体汽车销量下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在增长,不仅在使用端,在研发与输电端也在开发新产品,呈现出多元化可再生能源发展,这能够为整个人类的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萨提亚·纳德拉

微软CEO

在疫情之前,微软就已经开始了“导师关怀项目”,现在来看,这个项目十分及时。在疫情期间,关怀成为了一种货币。人们需要意识到,关怀他人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元素。如果想要在疫情后的世界继续进步,大脑和心灵都要参与到生活之中。他还补充说,元宇宙对于促进全球合作可能会产生一定作用,当人们共处一个空间,共同看到对于未来的愿景,他们更能够体会到彼此的心愿,也更容易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每年都大约有一种新型人类病原体出现,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大流行病。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如何合作以保护生命和生计?

斯蒂芬妮·梅塔

快速公司首席执行官

基本每年都会出现一个新病原,而每个这种病原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流行病。公私领域正在积极展开合作,比如,世界经济论坛一直在支持各种应对大流行病的举措,比如“病原体监测倡议”(Pathogen Surveillance Initiative)。

彼得·桑兹

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执行主任

Comic Relief向基金会捐赠了1000万美元,这是首个来自于私营部门的捐赠。在抗击各种疾病的道路上,私营部门的努力不可或缺,所以这份捐赠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这笔钱而来的,还有私营企业的专业资源,这也是值得珍视的。为了维持人们医疗投资的势头,我们必须智慧地进行投资。

比尔·盖茨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

预防下一场流行病的关键在于及早地控制疫情,在前100天将死亡率控制到2%以下,如果扩散开来,就很难再消除其影响。他还补充说,疫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往往就是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应对的。

弗朗西斯·德苏萨

因美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疫情爆发以来,科学家、技术人员的努力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应对流行病的技术创新,现在我们需要努力的重点在于政策。如果一个国家发现了病毒,我们需要做的是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进行检测和治疗,而不是对其进行惩罚。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起全球病毒检测基础设施。

海伦·克拉克

世界卫生组织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关系董事会主席

全球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正在下降,人民群众的决心也正在下降。我们正在失去带来关键变革的动力。实际上,不仅医疗部门需要关注疫情发展,经济领域、投资界都要付出关注。现在,人们貌似都在努力,但这种努力不是整体的、协调的。

保罗·卡加梅

卢旺达总统

如果要为下一个大流行病作准备,我们需要跨洲合作,将各个国家的资源汇集到一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展开投资,鼓励科研人员、私营企业对流行病展开深入研究,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这正是卢旺达在做的事情。

本文内容根据现场听译,如有误差以实况录像为准

作者:探索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