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被质疑“五毛玉米卖六块”,董宇辉回应利润分配

原标题:东方甄选被质疑“五毛玉米卖六块”,东方董宇董宇辉回应利润分配
近日,甄选东方甄选因玉米售卖价格问题冲上微博热搜。被质网络主播辛巴在一场直播中对东方甄选售卖的疑毛玉米应利玉米价格表示质疑,“一盒八穗的卖块玉米卖50元是丧良心,地里出来的润分玉米就七毛钱一穗,最后加价到六块钱一穗。东方董宇”
对此,甄选董宇辉在直播间回应表示:东方甄选玉米跟普通玉米不一样,被质大部分玉米不是疑毛玉米应利用来给人吃的,是卖块用来养牲口的,所以价格低。润分而东方甄选的东方董宇生食玉米来自东北产地,东北一些产地好的甄选玉米成本高,从地里收回来的被质价格就到2块了。
针对成本与售价之间的价差,董宇辉称:如果没有中间商去赚钱,谁去收购这个玉米?没有厂商去包装、运输、做售后,谁把玉米卖出去?最大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农产品)真正烂到地里。(农产品)卖得好,来收的价格就高。
针对利润部分,董宇辉表示利润一部分反哺工厂,给工人发工资;一部分做成优惠券或积分给到客户;另一部分用来完善供应链,尤其是仓库物流部分。
一位与东方甄选直播间有代工合作业务的人士透露称,其东北代工厂玉米进货价是在2元左右,符合董宇辉的回应。针对该价格,东方甄选方面暂未予以官方回复。
一位从事农业直播电商业务的创始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玉米本身成本不高,最终定价多少的都有,具体要看最终成品的品质、包装、物流等多方面。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也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的种类繁多,供应链环节也多,导致出现价格差异。
记者查阅多家电商平台发现,玉米价格高低不等。拼多多平台上,产地直发的甜玉米、糯玉米等品类,大部分定价在2元至3元之间;京东上玉米3元至5元不等;淘宝上每根玉米2元上下的价格居多。
但在本地电商平台上,玉米的单价明显要高一些,以北京地区为例,叮咚买菜上的玉米每根在3元至14.8元不等,盒马上的玉米每根从3.7元至8.1元不等,美团买菜上每根玉米售价自3.68元至13.45元不等。
此前,针对东方甄选直播间商品定价高低问题也有过舆论争议,董宇辉也在直播间回应过:谷贱伤农,一个东西如果彻底没有利润,那么农村就会越来越少人种地,所以价格不能太低。
正如董宇辉解释的利润去向,供应链建设是东方甄选目前的投入重点。财报显示,新东方在线已建立以东方甄选为品牌的电商业务,提供农产品及其他产品。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新东方在线直播电商业务营收2460万元,营收成本为1530万元,毛利为930万元,毛利率为37.8%。东方甄选在2022年6月9日爆火,之后的业绩并未计入本报告期内。
此前,新东方在线执行董事兼CEO孙东旭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会加大对供应链建设的投入。财报电话会上,孙东旭进一步拆解在供应链方面的计划——在刚开始走红时,东方甄选只做一个主账号,但是现在已经同时做了四个账号,分别是东方甄选、东方甄选图书号、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号和东方甄选美丽生活账号。
下一步,孙东旭表示,东方甄选要发挥新东方在线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优势,利用账上充足的资金,进行产业链的布局和投资,把更多的投资投向国内的实体经济,投向农业领域的制造业,“对于与东方甄选自营品牌合作的几个供应商,我们在考虑对其进行注资,但是不控股,用注资的方式进行比较稳健的布局和发展。”
相关文章
- 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6690)“跑赢大市”评级,将今明年纯利预测分别上调2%/5%,目标价上调10%至47.9港元。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即使近期逆风,但公司以其高端化战略继续支持内地及海外市2025-07-05
创业板定位|迅达工业IPO:核心产品应用领域大幅缩水 一半研发人员为高中以下学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发布了修订的《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新增几2025-07-05- 转自:辽宁日报本报讯 记者孙大卫报道 日前,由省工信厅、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共同组建的泳装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在葫芦岛兴城市斯达威泳装产业园正式揭牌。葫芦岛泳装是我省具2025-07-05
-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大家一定要警惕,再说一遍,这是骗子。”近日,针对有传言称“不认证就要停发养老金”一事,人社部在其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辟谣声明称,这一消息不真实。人社部还介绍了3种认证方式,即使2025-07-05
- 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十天后,11月21日下午,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连发四份文件,分别针对政策调整后如何实施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四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指南。这些指南基本2025-07-05
高管在朋友圈晒订单!东方日升遭监管警示,参与讨论的中信建投分析师要担责吗
记者 | 孙艺真金融监管部门春节后首开罚单,剑指上市公司员工泄露未公开信息并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等违规行为。因员工在朋友圈发布上市公司未公开订单、成本等信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春节前后不到20天时间里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