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九)
1. 如何理解税收优惠对企业的读懂定期影响?
税收优惠是国家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上市企业和业务的公司发展,或者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报告纳税人给予照顾,在税法中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读懂定期一种特殊规定。税收优惠是上市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方式包括:
(1)减税,公司即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报告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给予减征一部分的措施;
(2)免税,即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纳的读懂定期税额不予征收;
(3)退税或先征后退,即对企业原来所承担税金予以退还或将纳税人应缴的上市税款征收上来,再进行退还的公司措施;
(4)缓税,即对于符合缓征条件的报告企业,允许其暂缓缴纳税金;
(5)加计扣除,读懂定期即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在原有扣除金额的基础上再加计一部分金额,从而增加税前扣除额;
税收优惠对于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公司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起到扶持作用,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以引导增加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
(2)通过特定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调节地区经济差异,增强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企业的资金活力,促进经济平衡发展;通过特定园区或片区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化,形成产业优势;
(3)调节行业发展,对于鼓励类行业实施和加大税收优惠,促进其发展壮大,对于限制类行业减少和停止税收优惠,控制行业的发展规模。
2. 如何阅读和分析利润表及其附注?
涉及利润表的会计报表附注,主要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及非经常性损益。
阅读和分析利润表是十分重要的。在投资上市公司时,我们最经常关注的是市盈率,即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无论是静态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这其中计算指标的核心就是净利润。净利润的质量、稳定性、持续性、成长性,都成为影响市盈率的重要指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利润表的分析将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如何对利润表进行简单的阅读与分析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简单的阅读与分析。
一是静态分析,即分析当年的利润表,可以从利润出发,通过分析利润表的结构及相关科目的说明,了解公司当年的经营成果;
二是历史分析,即对公司利润表各项目的往期数据比较分析,了解公司的经营趋势;
三是动态分析,即在静态分析与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例如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公司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的竞争优势、同行业公司等情况,对公司及其未来做出深人的分析及判断,并做出投资决策。
(一)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可以正确认识公司当期利润的内涵。通过静态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利润来源从而研判其质量,确定核心业务品种从而判断其行业,研究公司之外的生命线,发现可能的业绩炸弹。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利润质量分析
首先,要判断公司的净利润是否来源于非经常性损益。如果公司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这说明公司的净利润的稳定性不够。投资上市公司就是投资于其未来,一个不能稳定带来收益,今年盈利、明年亏损的公司是风险极高的公司。
其次,对于利润并非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公司,要详细分析公司利润的构成。从利润表的角度看,利润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支等四项。如果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主营业务利润,那么说明公司当年的主营业务生产经营正常。但如果其主要来源于其他三项,就要保持高度关注。特别是主营业务利润为负的公司,这至少说明公司已无法维持主营业务的正常生产经营。
(2)主要产品分析
可以从利润表的营业收人和营业成本中来分析公司的主营业务。
首先,依据相关制度要求,公司需要按产品分类披露其收人及成本。因此,可以从产品分类披露中分析为公司创造产值的主要产品。但是,为公司创造产值的主要产品并不见得是给公司带来主要利润的产品。要关注两类产品:营业毛利绝对额(即营业收人与营业成本之差〉占比大的产品和营业毛利率极高的产品。营业毛利绝对额占比比较大的产品是目前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核心业务产品。营业毛利率极高的产品可能是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的核心业务产品。投资者研判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有利于确定其行业,而不是人云亦云,在一些黑嘴炒作概念时而不被迷惑。例如某些公司一直被黑嘴炒作为高科技公司,但分析其收人构成却发现所谓的高科技收人毫无踪迹或者只占公司毛利的极小比重。投资者等投资套牢后,才发现那不过是水中月画中饼。
其次,利润表附注还提供了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如果销售占比较高,说明公司的销售集中度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销售客户的经营稳定性及成长性就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成长性。
(3)投资收益分析
如果公司的利润并非来自于其经营的产品,而是来源于投资收益,那么投资收益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成长性就可能是公司的另一生命线。因此,要分析投资收益的来源。如果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证券买卖暂时性的收益,那么这种收益是很难维持其稳定性持续性的,很可能产生巨大的波动,不排除给公司带来巨额损失的可能。这种公司风险较高。如果公司投资收益来源于较为稳定的投资对象,那么就需要分析其投资对象的价值。例如,,其主要利润即来源于其投资参股的罗布泊钾盐公司,那么罗布泊钾盐公司的发展就会影响到该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析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与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和房地产等相关。其核心就是公司相关的投资公允价值的变化。虽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并不带来实际的现金流人流出,仅仅是账面数字,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极其深刻的,甚至可能成为公司主营之外的业绩炸弹。
因此,需要高度关注该项目披露的具体内容,即使在公司因此带来收益的情况下,也要高度瞥惕相关项目的市场价值的变化,以确定对公司带来的可能影响。这是因为,该项目的损益可能会在瞬间摧毁一个主营业务高盈利的公司。
(5)资产减值损失及营业外收支分析
这两项产生的损失或者收益大部分都是偶发性的,因此是构成非经常损益的主要因素,并常常成为公司进行业绩大清洗或者扭亏为盈的“聚宝盆”。
在资产减值损失中,应高度关注的是能转回的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其中,大幅计提的坏账损失就可能是公司对历史业绩虚增进行的大清洗;存货跌价损失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产品的滞销或者价格巨幅下跌。
营业外收支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公益性捐赠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政府补助等。因此,如果公司净利润扣除该项为负的情况下,说明公司主业经营存在较大问题,只能通过出售资产、债权人让利或者政府救助来维持经营。这种公司存在较高的风险。
(二)历史分析
对利润表历史各期数据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并研判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1)净利润构成的历史分析
在分析公司利润各期历史数据时:
首先应看公司净利润是否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例如如果公司过往三年的净利润均来自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损益不是亏损就是微利,那么这就是一个经营极度衰败的公司,存在较高的风险。又如,公司前期净利润并非来自非经常性损益,但其后却不得不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实现盈利,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了问题,需要保持警惕。
其次,对于利润并非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公司.要详细分析公司利润的构成的历史。如果公司利润一直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说明这是一家主营业务经营持续稳定的公司。
(2)主营业务产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首先是公司历年的主营业务产品的类别及其毛利占比分析公司核心业务产品的变化。如果公司某一产品始终占据主要比重,那么说明公司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行业。如果公司不断变换核心业务产品,则需要进一步分析,以判断公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还是为了长远发展。
其次,需要分析公司核心业务产品的毛利。对于核心业务产品稳定的公司,其毛利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及其行业地位,毛利率一直保持高位说明公司可能处于一个朝阳行业或者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例如核心技术),毛利率下降则表明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加剧。
(三)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为了分析公司未来发展。投资上市公司,主要是投资其未来。如果投资者所投资的公司未来能够持续发展,那么投资者将获得超额收益。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为什么动态市盈率比静态市盈率重要的原因所在。但动态市盈率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其不仅受股价的影响,还受到公司净利润发展的稳定、持续及成长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公司的年报中寻求公司未来发展的蛛丝马迹。所以,在静态分析和历史分析基础上的动态分析才是投资决策中最为重要的。
(1)分析公司盈利点
利润表中可以反映支持公司未来发展的盈利点,包括核心业务产品、高毛利率产品、投资收益项目的发展、公允价值项目的发展状况、费用的节约与控制等。
(2)同行业比较分析
确定一个公司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关键的一点是公司能否在行业中确定有利的位置。从利润表的角度,可以将公司核心产品营业收人及毛利率与同行业的公司分析比较。
首先,比较公司核心产品的近几年的毛利率高低。例如,如果公司历史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大大高于同行业的水平,除非公司具有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否则公司可能存在业绩造假的可能。对于这种公司,其业绩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其次,比较公司核心业务产品主营业务收人近几年在同行业的水平,以确定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主营业务收入高于同行业公司或者主营业务收人与同行业相比保持更高的持续增长势头,说明公司在行业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最后,可以关注公司高毛利率的产品,即使该产品的业务收入较少,但如果其投资的产品属于未来可高速持续发展的行业,那么公司同样存在较高的投资价值。
(3)行业上下游分析
公司行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本行业,还受制于上下游行业的影响。例如,家具行业其销售就受到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因此,确定公司核心业务产品,分析业务流程,确定其上下游产品,将有助于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
(4)宏观经济形势发展
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就业、国际贸易、汇率等,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上述简单的阅读与分析,仅限于利润表,但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和信息。作为一位合格的投资者,需要更全面地阅读和分析公司报表,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现金流量表——
3.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其作用何在?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反映公司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和流入的信息的报表,表明公司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分别揭示流入、流出总额。现金流量表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公司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
如果把现金看作是企业日常运作的“血液”,那么现金流量表就好比“验血报告”。企业日常运作的好坏,从这份报告中可以有个初步判断。因为从其他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只能掌握公司现金的静态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却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投资者在研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再参阅其他报表,那么对公司的了解就会更为全面。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有:
(1)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公司的现金流量信息,从而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2)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公司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能够全面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3)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公司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并可预测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的发展情况。
(4)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
4. 如何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经营性租赁、交纳税款、支付劳动报酬、支付经营费用等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经营活动是公司经济活动的主体,而且具有再生性的特点。例如收回以前年度销货款,预收以后年度销货款等。
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营销能力、收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回避风险能力等相结合的综合体。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公司的收现能力。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公司的收现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其经济活动成效。在权责发生制下,这些流入或流出的现金,其对应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不一定是本会计年度,但是一定是在本会计年度收到或付出。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应为正数,且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占全部现金流量的比重越大,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稳定,支付能力越有保证。若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即使利润表中显示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长较快,但相当部分可能通过赊销实现,如应收账款和预付货款等上升过快,反映出公司营业利润存在不实或有过度包装之嫌。
5. 如何分析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而流入的现金,是以实际收到为准,而不是以权益归属或取得收款权为准。这与利润表中确认投资收益的标准不同。
分析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可重点研究资活动中的对内投资(如构建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如取得被投资公司控制权)的关系。如果对内投资净额大幅增长的公司往往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或投资机会;当期对外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量大量增加,说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没有能够充分地吸纳公司的资金,从而游离出大笔资金,通过对外投资为其寻求获利机会。
此外,在分析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还应该联系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综合考查。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变时,如果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量主要依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量来解决,这就说明公司的规模扩大主要是通过从外部筹资来完成的,这意味着该公司正在扩张。
6. 如何分析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
如果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量大幅度增加,则该公司在扩大其经营规模,说明公司现有的资金不能满足经营的需要,又获得了新的市场机会,需要从公司外部大量筹集资金;如果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量大幅度增加,则说明本期大量的现金流出公司,该公司的规模在收缩。对上市公司来说,除了与其他公司所共有的贷款等间接融资功能以外,还有一项特有的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功能;如果某-会计期间该上市公司实现了在股市上的融资,将使该期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幅增加。
7. 如何分析现金流量净额及补充资料?
现金流量净额是指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可进一步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该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其资金来源只有举债、融资等筹资活动。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很多外部资金需要偿还,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资信程度。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
8. 如何分析收益质量情况?
一是用经营现金增长率指标分析收益增长情况。经营现金增长率是指本期经营现金净流入增长额在上期经营现金净流入中所占的比重。主营业务的增长应伴有经营现金的同步增长,否则主营业务利润的现金保障性就越差,收益质量自然就低。所以,经营现金增长率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一样,是衡量企业收益成长性的指示器。
二是用销售现金比率指标、营业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指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指标分析收益的现金保障性。销售现金比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销售现金比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比值越大,表明每元销售能收回的现金越多,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收益质量越好。另一方面,当该比率降低时,投资者在关注其经营现金流量是否的确减少的同时,还要注意企业是否有虚增收入的可能。因为虚增收入使销售额增大,该比率降低,而虚增的收入计入应收账款或在类似科目挂账,且将来不会有实质上的现金流入,又会导致该比率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继续降低,进而导致收益质量低下。营业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在营业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每1元营业利润实际收到多少现金,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有部分营业利润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经营现金净流量才是企业经营中产生的能完全使用的资金,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通过这个指标能准确地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是衡量一个企业自我创造现金能力的指标,经营现金净流量正是一个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经营现金净流量保证的收益,其质量是不可靠的。如果该指标值为0或负数,说明其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很差,其收益很可能来自于经营活动之外,或者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不稳定、不可靠,而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较低劣;如果该指标值大于0但是较小,说明收益的“自我”造血功能较差。
9. 如何基于现金流量表分析公司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表和偿债能力相关的指标主要是现金流量比率、净现金流量负债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在上式中,“流动负债”可以是年末流动负债总额,也可以是全年平均流动负债数额。该指标表示公司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其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则表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差。
对于债权人来说,现金流量比率总是越高越好。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现金流量比率越低,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弱。如果现金比率达到或超过1,即现金余额等于或大于流动负债总额,那就是说,公司即使不动用其他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等,光靠手中的现金就足以偿还流动负债。但对于公司来说,现金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资产的流动性(即其变现能力)和其盈利能力成反比,流动性越差的盈利能力越强,而流动性越好的其盈利能力越差。在公司的所有资产中,现金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同时也是盈利能力最低的资产。保持过高的现金比率,就会使资产过多地保留在盈利能力最低的现金上,虽然提高了公司的偿债能力,但降低了公司的获利能力。因此,对于公司来讲,一般不应该保持过高的现金比率,只要能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不会发生债务危机即可。
净现金流量负债比率计算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在上式中,“负债总额”可以是年末负债总额,也可以是全年平均负债总额。该项比率反映了公司用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公司全部债务的能力,体现了公司偿债风险的高低。一般而言,该比率值越大,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越大,相应的风险越小;反之,该比值越小,表明偿债能力越小,相应的风险越大。
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如何?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体现为: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未分配利润”+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数“净利润”=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体现为:在企业不存在可以划分为现金等价物的短期投资以及不存在影响变现的定期存款时,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金额-“货币资金”期初金额。”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相对复杂,表中项目无一一对应关系,需要经过适当运算后勾稽。上市公司年报中会披露“现金流量补充资料”,逐步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原文链接:上交所:http://edu.sse.com.cn/attention/c/5699160.shtml本文地址:http://flash.cygkrnzuayn2g.com/html/315d7999888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